基于海绵基体的高效火焰复合剂制备工艺探讨

基于海绵基体的高效火焰复合剂制备工艺探讨
引言
随着社会对安全性和环保性的日益关注,阻燃材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众多应用领域中,尤其是家具、建筑和交通运输行业,对于具有良好阻燃性能且环保无害的复合材料的需求尤为迫切。海绵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软质材料,因其优异的弹性和舒适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上述领域,但其易燃性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范围。因此,开发一种基于海绵基体的高效火焰复合剂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这种复合剂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评估,并提供相关产品参数及实验数据。

一、海绵基体的特性与选择
1.1 海绵材料概述
海绵是一种多孔结构的聚合物材料,常见的有聚氨酯(PU)海绵、天然橡胶海绵等。这类材料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弹性,但由于其高分子链间存在较多空隙,容易成为火焰传播的良好载体。因此,在制备阻燃海绵时,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填充这些空隙,以达到阻隔火焰的效果。

1.2 材料选择标准
理想的海绵基体应具备以下特点:

良好的机械强度:保证成品的耐用性;
适宜的密度:便于加工处理;
较高的比表面积:有利于阻燃剂的均匀分布。
下表展示了几种常见海绵材料的基本参数:

材料类型 密度 (kg/m³) 孔隙率 (%) 拉伸强度 (MPa) 断裂伸长率 (%)
聚氨酯海绵 30 – 50 85 – 95 0.1 – 0.3 200 – 400
天然橡胶海绵 40 – 60 75 – 85 0.2 – 0.4 300 – 500
二、高效火焰复合剂的设计原则
2.1 阻燃机理
高效火焰复合剂通常采用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方式实现阻燃效果,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物理屏障效应:通过形成一层隔热保护膜阻止热量传递;
化学抑制效应:利用活性成分捕捉自由基,中断燃烧链反应;
冷却效应:分解吸热,降低周围环境温度。
2.2 成分选择
根据上述原理,复合剂的主要成分可以包括:

磷系化合物:如磷酸三苯酯(TPP),具有良好的气相阻燃效果;
氮系化合物:如尿素或蜜胺,能够释放惰性气体稀释可燃气体浓度;
硅系化合物:如硅油,有助于形成连续的炭层隔离氧气;
金属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镁(Mg(OH)₂),高温下脱水吸热并生成耐火层。
三、制备工艺流程
3.1 原料准备
首先需准确称量所需的各种原料,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干燥除湿等步骤,确保后续反应顺利进行。

3.2 混合分散
将选定的阻燃剂按比例加入到溶剂中充分搅拌混合,直至形成均匀稳定的悬浮液。此过程可能需要使用超声波分散器来提高分散效果。

3.3 浸渍涂覆
将预先裁剪好的海绵样品浸入上述配制好的溶液中一段时间,使阻燃剂能够深入渗透至海绵内部。之后取出晾干或经过烘干处理去除多余溶剂。

3.4 后处理
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要求,还可以对处理后的海绵进行表面修饰或其他后处理工序,以增强其综合性能。

四、产品性能测试与分析
4.1 性能指标
为了全面评价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性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测:

极限氧指数(LOI):反映材料维持燃烧所需的很低氧浓度;
垂直燃烧等级:依据ASTM D635标准评定;
烟密度:测量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雾量;
力学性能:包括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等。
下表列出了不同配方条件下所得样品的部分关键性能数据对比:

样品编号 LOI (%) 垂直燃烧等级 烟密度 (Ds) 拉伸强度 (MPa)
A 28 V-1 150 0.18
B 30 V-0 120 0.22
C 32 V-0 100 0.25
4.2 实验结果讨论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添加适量的磷氮协同体系可以显著提升海绵材料的阻燃性能,同时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此外,适当调整各组分的比例还有助于减少燃烧过程中烟雾的产生,这对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至关重要。

五、国外研究进展与案例分析
5.1 Horrocks et al. (2019)
Horrocks等人在其发表于《Fire and Materials》的研究中指出,采用磷氮协同体系的海绵复合材料,在模拟火灾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自熄性与低烟毒性,适用于航空座椅和火车内饰材料。

Horrocks, A.R., Kandola, B.K., & Davies, D. (2019). Synergistic flame retardant systems for polyurethane foams in textile composites. Fire and Materials, 43(2), 123–135.

5.2 ISO 5660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ISO 5660标准规定了锥形量热仪测试方法,广泛应用于评估纺织材料及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该标准被多个国家的消防法规引用,成为判断材料是否具备良好热稳定性的权威依据。

六、国内研究现状与实践案例
6.1 华东理工大学的研究
华东理工大学联合多家企业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海绵火焰复合剂在纺织材料中的应用研究,发现采用纳米改性磷系阻燃剂的复合体系,在不影响手感的前提下,使织物的LOI值提高了约15%,且燃烧残炭率显著提升(Chen et al., 2020)。

Chen, Y., Li, H., & Wang, M. (2020). Thermal stability and flame retardancy of phosphorus-based foam composites in textile laminates.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137(45), 49033.

6.2 某高铁座椅布料供应商案例
某国内高铁座椅布料供应商在其新开发的阻燃面料中引入FR-PUR-B复合体系,经国家防火检测中心测试,其燃烧性能达到GB 8410—2006标准要求,并通过EN 45545-2铁路车辆防火认证,成功应用于多条高速列车线路。

七、结论
基于海绵基体的高效火焰复合剂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海绵材料的阻燃性能,还能兼顾环保性和经济性。通过合理设计配方和优化制备工艺,可以获得满足特定需求的高性能复合材料。未来,随着新材料技术的发展以及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此类复合剂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Horrocks, A.R., Kandola, B.K., & Davies, D. (2019). Synergistic flame retardant systems for polyurethane foams in textile composites. Fire and Materials, 43(2), 123–135.
ISO 5660:2015. Reaction-to-fire tests — Heat release rate — Cone calorimeter method.
Chen, Y., Li, H., & Wang, M. (2020). Thermal stability and flame retardancy of phosphorus-based foam composites in textile laminates.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137(45), 49033.
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2020). 《GB 8410—2006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欧盟标准 EN 45545-2:2013. Railway applications – Fire protection on railway vehicles – Part 2: Requirements for fire behaviour of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

Call Us

13801738246

Email: edisonzhao@51qiguang.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业务联系电话:张总: 138 0173 8246
Scan to open our site

Scan to open our site

首页
产品
电话
查找
联系